有機肥使用方法及技術指導
一、作基肥施用
概念:有機肥料養分釋放慢、肥效長、適宜作基肥施用。在播種前翻地時施入土壤,一般叫底肥,有的在播種時施在種子附近,也叫種肥。該施肥方法適宜于:種植密度較大的作物。注:農家有機肥和商品顆粒有機肥用法有所區別。
1、全層施用在翻地時,將有機肥料撒到地表,隨著翻地將肥料全面施人土壤表層,然后耕入土中。這種施肥方法簡單、省力,肥料施用均勻。這種方法同時也存在很多缺陷。
第一、肥料利用率低。由于采取在整個田間進行全面撒施,所以一般施用量都較多,但根系能吸收利用的只是根系周圍的肥料,而施在根系不能到達的部位的肥料則白白流失掉;
第二、容易產生土壤障礙。有機肥中磷、鉀養分豐富,而且在土壤中不易流失,大量施肥容易造成磷、鉀養分的富集,造成土壤養分的不平衡;
第三、在肥料流動性小的溫室,大量施肥還會造成土壤鹽濃度的增高。
2、集中施用除了量大的粗雜有機肥料外,養分含量高的商品有機肥料一般采取在定植穴內施用或挖溝施用的方法,將其集中施在根系伸展部位,可充分發揮其肥效。集中施用并不是離定植穴越近越好,應是根據有機肥料的質量情況和作物根系生長情況,采取離定植穴一定距離施肥,作為待效肥隨著作物根系的生長而發揮作用。在施用有機肥料的位置,土壤通氣性變好,根系伸展良好,還能使根系有效地吸收養分。從肥效上看,集中施用特別對發揮磷酸鹽養分的肥效有效。如果直接把磷酸鹽養分施入土壤,有機肥料中速效態磷成分易被土壤固定,因而其肥效降低。在腐熟好的有機肥料中含有很多速效性磷酸鹽成分,為了提髙其肥效,有機肥料應集中施用,減少土壤對速效態磷的固定。
溝施、穴施的關鍵是把養分施在根系能夠伸展的范圍內。因此,集中施用時施肥位置是重要的,施肥位置應根據作物吸收肥料的變化情況而加以改變。理想的施肥方法是,肥料不要接觸種子或作物的根,距離根系有一定距離,作物生長一定程度后才能吸收利用。采用條施和穴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肥料施用量,但相對來講施肥用工投入增加。
二、作追肥施用
有機肥料不僅是理想的基肥,腐熟好的有機肥料含有大量速效養分,也可作追肥施用。追肥是作物生長期間的一種養分補充供給方式,一般適宜進行穴施或溝施。
有機肥料作追肥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有機肥料含有速效養分,但數量有限,大量緩效養分釋放還需一過程,所以有機肥料做追肥時,同化肥相比追肥時期應提前幾天。
②后期追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作物生長過程對養分的極大需要,保證作物產量,有機肥料養分含量低,當有機肥料中缺乏某些成分時,可施用適當的單一化肥加以補充。
③制定合理的基肥、追肥分配比例。地溫低時,微生物活動小,有機肥料養分釋放慢,可以把施用量的大部分作為基肥施用;而地溫高時,微生物活動能力強,如果基肥用量太多,定植前,肥料被微生物過度分解,定植后,立即發揮肥效,有時可能造成作物徒長。所以,對高溫栽培作物,應減少基肥施用量,增加追肥施用量。
三、有機肥料的科學施用:
有機肥料具有機物質,不僅可提供作物生長所要的各類營養物質,而且能改善土壤的結構、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機質分解后產生腐殖酸、維生素、抗生素和各種酶,改善了作物根系的營養環境,促進了作物根系及地上部分的生長發育,提高了作物對養分的吸收能力。有機質分解所產生的有機酸還可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施肥的目標就是通過施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協調作物生長環境條件。充分發揮肥料的增產作用,不僅要協調和滿足當季作物增產對養分的要求,還應保持土壤肥力不降低,維持農業可持續發展。土壤、植物和肥料三者之間,既是互相關聯,又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茖W施肥要充分考慮三者之間相互關系,針對土壤、作物合理施肥。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因土施肥
1、根據土壤肥力施肥
土壤有別于母質的特性就是其具有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供給作物不同數量、不同比例養分,適應作物生長的能力。它包括土壤有效養分供應量、土壤通氣狀況、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土壤微生物數量等。
土壤肥力狀況高低直接決定著作物產量的高低,首先應根據土壤肥力確定合適的目標產量。一般以該地塊前三年作物的平均產量增加10%作為目標產量。根據土壤肥力和目標產量的髙低確定施肥量。對于高肥力地塊,土壤供肥能力強,適當減少底肥所占全生育期肥料用量的比例,增加后期追肥的比例;對于低肥力土壤,土壤供應養分量少,應增加底肥的用量,后期合理追肥。尤其要增加低肥力地塊底肥中有機肥料的用量,有機肥料不僅要提供當季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還可培肥土壤。
2、根據土壤質地施肥
根據不同質地土壤中有機肥料養分釋放轉化性能和土壤保肥性能不同,應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案。沙土土壤肥力較低,有機質和各種養分的含量均較低,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差,養分易流失。但沙土有良好的通透性能,有機質分解快,養分供應快。沙土應增施有機肥料,提髙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強保肥、保水性能。但對于養分含量髙的優質有機肥料,一次使用量不能太多,使用過量也容易燒苗,轉化的速效養分也容易流失,養分含量高的優質有機肥料可分底肥和追肥多次使用。也可深施大量堆腐秸稈和養分含量低、養分釋放慢的粗雜有機肥料。
黏土保肥、保水性能好、養分不易流失。但土壤供肥慢,土壤緊實,通透性差,有機成分在土壤中分解慢。黏土地施用的有機肥料必須充分腐熟;黏土養分供應慢,有機肥料應可早施,可接近作物根部。旱地土壤水分供應不足,阻礙養分在土壤溶液中向根表面遷移,影響作物對養分的吸收利用。應大量增施有機肥料,增加土壤團粒結構,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強土壤蓄水、保水能力。
二、根據肥料特性施肥
有機肥料原料廣泛,不同原料加工的有機肥料養分差別很大,不同肥料在不同土壤中的反應也不同。因此,施肥時應根據肥料特性,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作物對肥料的利用率。
三、根據作物需肥規律
不同作物種類、同一種類作物的不同品種對養分的需要量及其比例、養分的需要時期、對肥料的忍耐程度等均不同,因此在施肥時應充分考慮每一種作物需肥規律,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